5月22日,阿迪力(中)、蔣金亞(右)和蔣春楊在包裝間里。這三名長沙理工大學的學生在淘寶網上賣切糕。新華社發
  ■ 對話人物
  阿迪力·買買提吐熱,湖南長沙理工大學大四學生,主修計量與機械工程;蔣春楊,長沙理工大學大三學生,主修美術設計。
  他們的另一重身份,是“切糕淘寶專賣店”的生產經理和客服經理。
  2012年12月起,他們和同學蔣金亞一起,組成了切糕版“中國合伙人”,開始在淘寶上售賣“正宗切糕”。
  ■ 對話動機
  阿迪力和蔣春楊把接受採訪的時間約在夜裡12點。
  淘寶店一天收到2萬個訂單,讓這個三人小團隊轉成了陀螺。
  經歷一年半的創業,在《舌尖上的中國2》播出關於切糕的內容後,三人的切糕店終於迎來了春天。回想創業之初,一個月里,只有可憐巴巴的幾個訂單。
  談到創業初衷,三人在深知“切糕在內地多處名聲不好”的情況下,逆勢而行,蔣春楊認為,只要我們做得好,這或許就是最好的商機。
  出身“切糕世家”的阿迪力想做出最正宗的美食,內地的很多切糕都是騙人的。他甚至拍攝了一段視頻為“切糕”正名。“切糕沒有錯,錯的是(少數)賣的人。”對阿迪力來說,更重要的是,讓內地同胞更多地瞭解新疆人。
  為“切糕”正名
  新京報:當初為什麼會想到賣切糕?
  阿迪力:當時遇到湖南嶽陽的切糕事件,我的同學蔣金亞搜了一下,發現淘寶店里賣切糕的特別少。我倆是一個班的,他就跟我講可不可以一起賣切糕,一起推廣。
  蔣春楊:“切糕”的名聲出來了,我們就嘗試著賣一些,也覺得是個不錯的商機。
  新京報:除了新聞里的切糕事件,在你們的切身體會中,對切糕的感受是怎樣的?
  阿迪力:我一直知道外面賣的切糕不正宗,我去嘗過,他們的切糕有些原料是什麼我都嘗不出來,所以對他們賣切糕有些不滿。
  蔣春楊:我們到火車站買過一點,價格挺貴,但因為阿迪力是新疆人,所以沒被坑,就按正常價50元一斤賣我們。買回來吃了一下,阿迪力說這完全不是切糕嘛,騙人的。
  新京報:阿迪力對切糕很瞭解吧?
  阿迪力:我們家祖傳做切糕,爺爺傳給了爸爸,我小學初中的時候都在家,跟爸爸學會了。爸爸和爺爺都是在新疆本地賣,連縣城都沒出過,對內地的切糕事件都不瞭解。
  新京報:想開店也是抱著為“切糕”正名的心態?
  蔣春楊:當時聽阿迪力聊天,我們也覺得可惜,切糕有3000年的歷史,而現在因為個別壞人而被弄得名聲越來越壞,阿迪力家既然是做正宗切糕的,幹嗎不賣呢?你不賣,就一直是這些人(個別壞人)賣了。
  阿迪力:正好有機會做正宗的切糕,讓大家知道新疆的美食不是傳說中的又貴又不好吃。我是抱著這個心態跟他們創業的。
  新京報:你覺得切糕名聲不好的原因在哪裡?
  阿迪力:只能說是個別人存在一些不當行為,比如強買強賣,還有價格確實標得不合理。
  新京報:你做切糕,是也想讓大家瞭解新疆人的想法嗎?
  阿迪力:有,就像切糕事件出來,很多人一見賣切糕的新疆人就覺得有點兒害怕,印象不好。但一兩個人壞,不能代表全部人都壞。我讀了書,學了知識,就應該往外面擴散,讓別人知道新疆人並不都是那樣的。
  能傳承手藝是種美德
  新京報:來聊聊正宗的切糕吧,這個名字是內地的稱呼嗎?
  阿迪力:切糕在我們家鄉叫瑪仁糖,瑪仁糖在秋天和冬天,是我們都非常喜歡吃的零食。
  新京報:為什麼在內地名稱變了呢?
  阿迪力:在內地是因為推車賣的人,他們做出來的是糕點的形狀,又用刀切來切去,慢慢就有了“切糕”的名字。“切糕”我覺得只是瑪仁糖另外一個名字而已。
  新京報:你是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嗎?
  阿迪力:是的,我有五個兄弟姐妹,他們都初中畢業就工作了,只有我一個出來讀大學。我父親以前就是賣切糕來養活家人。
  新京報:你兄弟姐妹里有人在做切糕生意嗎?
  阿迪力:沒有,現在只有我子承父業。
  新京報:作為家裡唯一的大學生,父親希望你繼承他的切糕手藝嗎?
  阿迪力:剛開始他有點意見,讓我珍惜讀大學的機會,好好讀書,後來我保證只利用業餘時間來做切糕,他才同意。
  新京報:對你來說,切糕意味著什麼?
  阿迪力:切糕是我們家族傳承的東西,對我來說,現在能利用這個來做事業,我覺得是非常感動的美德。
  新京報:同樣是在內地賣切糕的新疆小伙子,你感覺身邊人對你怎麼樣?
  阿迪力:我身邊的人都很熱情,我在學校裡面和同學處得都很好,很真誠,彼此信任。
  顧客的看法在改變
  新京報:剛開始賣時身邊人和顧客都是什麼反應?
  蔣春楊:那時身邊的同學都覺得賣切糕很可笑,他們會想到推個小車賣那種。剛做淘寶店時,有人也覺得我們很搞笑,問你們賣的是什麼切糕啊,這麼便宜?
  新京報:淘寶店的初期投資是多少,剛開張時挺難吧?
  蔣春楊:開業之初投了3萬塊錢。開始生意不好,一個月也就十來個訂單,有段時間特別難熬,去年九月份就幾個訂單。
  新京報:後來你從顧客那感受到生意好轉的信號是什麼?
  蔣春楊:剛開始,很多人買完會炫耀,在朋友圈發微博調侃,說你們看我也買了切糕,我是有錢人,這是我們最早的一批顧客。後來,不少以前被坑過的人也來買,之後很長一段時間,銷量一半以上都來自買了之後幫我們澄清的顧客。
  新京報:現在營業狀況怎樣?
  蔣春楊:最近有媒體報道以後,一天能收到兩三萬筆訂單。還沒來得及統計。23日下午我的店被停了兩個小時,因為問的人太多,全是自動回覆,淘寶認為我們有刷廣告的嫌疑,結果把我們給封了。
  新京報:你們除了跟顧客強調切糕的正宗,在對切糕的看法上,還會跟他們有解釋嗎?
  阿迪力:會的,我們有時就告訴別人,三千多年來切糕都是合情合理的存在,為什麼在我們這一輩人中,這個名字就被搞得如此不堪。切糕本身沒有錯,錯的只是賣的(少數)人,使它蒙上了一層不該有的東西。
  新京報:開店這一年多,覺得公眾對切糕的態度有變化嗎?
  蔣春楊:大家對切糕的看法確實在改變,大家對正宗切糕也有了認可,不太願意相信火車站周邊的不法商販。也會有人認為,好的東西還是好的,更多的新疆同胞還是友好、熱情、實在的。
  模仿《中國合伙人》
  新京報:有人說你們是切糕版的“中國合伙人”,你們看過這部電影嗎?
  蔣春楊:我們看過好多好多遍,很喜歡,我們的合作也在模仿電影里的方式。
  新京報:都模仿了哪些方式?
  蔣春楊:比如有關決策和信任的問題,關於店的發展方向、設計等,我們會有各自的意見,但我們商量好,這塊是誰負責,誰就有拍板權,比如說我負責客服運行,我就有絕對的話語權,你可以給我建議,但拍板權在我這。
  新京報:你們都還在讀大學吧?學業會受到影響嗎?
  蔣春楊:我是大三,他們倆是大四。我儘量就是不掛科,能畢業,學院對我也沒有很大的要求。現在有課儘量都去上課,實在不行就請假。部分老師知道我在賣切糕,他們就笑著說,作業還是要交。
  新京報:那你們畢業之後的打算呢?
  蔣春楊:目前我們就是想把它做好,做成個品牌。
  阿迪力:不光如此,我還想通過這個事業,讓大家更多地瞭解切糕,瞭解新疆同胞。
  【新聞鏈接】
  “16萬天價切糕事件”
  2012年12月3日,湖南嶽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佈一則消息,稱凌某在購買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時,因語言溝通不暢造成誤會,雙方口角導致肢体衝突引發群毆。微博稱有兩人輕傷,賠償被損壞的核桃仁糖果約16萬元,加上受傷人員醫葯費及受損車輛費用,總共賠償約20萬。
  消息引爆輿論,16萬元的“天價”切糕引髮網友吐槽。不少網友稱“切糕”才是奢侈品、硬通貨。
  12月5日上午,岳陽公安微博澄清稱,“經物價、司法鑒定,被損的16台三輪摩托車、車上核桃仁糖果5520斤的損失及受害人醫療費用共計15萬餘元。此前微博工作人員未經核實發佈不准確信息,再次深表歉意。”
  □ 新京報記者 胡涵 北京報道  (原標題:要被正名的不止是切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95zohsd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